India
我們對於自己的文化到底有沒有真心呢?
或者反過來說,文化到底影響我們多少?
而我們的文化又是什麼呢?好像太大了,好像族群太多了,好像跟信仰有關、好像又帶點殖民味和刻意的西化...
印度也是四分五裂成好幾十種語言,他們對於自身的文化卻有很高的認同度。雖然他們也接受了全球化、也一樣讓西方的文明進入,但有些深植在他們生活中的物品、習慣,可能是很難被取代的。像是逢喜必穿的多功能莎麗服,從製作到出產販售過程,嚴謹遵守的天時地利與誠敬的心,對於製作的要求以及花樣的形式、色彩,都有其相對應的意義。而神奇的宅急便配送制度Angadia、dabbawallahs,建立了人與人的信任,以及使遵行信仰的飲食規則的印度民眾得到恰好的服務;dabbawallahs的配送系統,就是讓家庭主婦(媽媽、老婆)煮好的便當,送到親人手中時還是熱呼呼的,每天有這樣需求的印度人次達到好幾十萬,而出錯率卻極低,在外國人的眼裡,要達到每日這麼多種類配對的餐飲配送實在是很難想像的事情。另外,他們在資源回收在利用上也是執行得相當徹底,因為信仰的關係,所以隨意將物件丟棄會違背靈魂,這類的回收系統與觀念除了在人們生活中,更有效的使回收業者將收到的任何物件作renew的處理~
現在,有許多當地人擔憂印度的傳統消逝,擔心她們美麗的手繪功夫會被系統化的印刷給取代,每個國家都在全球化的潮流中,被支配或享有其便利的同時,另一種傳統的價值也正被挑戰著。有時候,自然被淘汰掉的東西,不見得是「應該」被淘汰的...
我相信我們也有好的文化和一直在生活中實踐著的東西,只是可能還不明朗,還不細緻、不受到重視...
更想去印度看一看,不是因為他是金磚四國,而是這些在生活裡面實踐的東西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